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软件缺陷模型的测试系统(DTS). 对常见软件缺陷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 基于状态机提出了软件缺陷模式的描述方法及统一测试框架,提出通过区间运算来减少测试的误报和提高测试精度. 与同类工具比较表明, DTS具有效率高和误报少等特点.
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域中的图像检索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检索算法. 利用DCT块中系数的分布特性,构造边缘空间分布图,采用一种边缘空间分布特征矢量来对图像内容进行描述. 同时,考虑到DCT块中的能量对最终检索结果的影响,又采用每类边缘分布图中DCT块的能量和作为图像的另一种特征. 该算法不需要完全解压缩,计算复杂度低,不仅考虑了DCT块的空间分布,又考虑了块内的能量分布,避免了由于DCT块统计分布信息相同而能量不同而造成的误检漏检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性能.
为了研究安全网络编码的特性,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实现网络编码安全性的必要条件.从Shannon保密系统得到启发,采用信息论的方法,给出了在特定组播网络中实现安全网络编码的密钥信息率的一个下界.该边界不仅适用于线性网络编码,同样适用于非线性编码,对构造安全网络编码有一定参考意义.
如何保护密钥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先动的可公开验证服务器辅助秘密共享方案,方案中秘密可公开验证的共享在用户和一组服务器中,秘密重构是用户驱动的. 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方案具有双向发起的先动属性,即用户和服务器的份额在每个时间周期都进行更新,每次的更新操作是用户和服务器双方发起的,这使得方案十分公平,并使得敌手更难危机密钥的安全性.
利用有效折射率法推导计算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与其结构参数——包层空气孔间距、空气孔半径、入射光波长的关系. 得出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与结构参数、入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并讨论了其对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的影响. 为光子晶体光纤在非线性研究与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因保存能量而拒绝合作的节点自私性问题,对刺激合作的激励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应用到Ad Hoc网络的发报方与参与转发数据包的节点上. 利用简化的博弈原理,使合作双方虚拟货币收支达到一定的纳什平衡. 模型将刺激合作方案设计转化为发报方的最优激励合同设计问题,从而在理论上保证发报方以最小的成本设计一种机制,促使转发节点尽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合作中的自私性行为.
提出了一种Rice信道中利于译码检测的多网格编码调制(MTCM)设计方法及其译码算法--状态-符号序列译码. 利用通常的Viterbi算法对MTCM符号序列进行最大似然译码非常复杂. 基于MTCM符号序列设计上的特点,将译码过程分为状态序列检测和符号序列译码两步. 符号序列的译码输出不必等到所有符号接收完毕,译码时延小;对于经过衰落信道后的MTCM符号序列,译码性能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参数值来逼近最大似然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了这一特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延时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该算法力求达到高吞吐量、低排队延时、短队列长度、低丢失率和较好的公平性能,相对于其他AQM算法具有实现简单的特点. 通过排队延时代替Drop Tail网关中分组丢弃的方法监测拥塞,并设置往返时间(RTT)估值作为拥塞探测的单门限,如果某分组排队延时超过该门限,则根据显式拥塞指示(ECN)机制标记该分组以通知TCP源端采取相应措施以响应拥塞.在ns-2下仿真表明该算法能达到预期的性能.
初始间隔递增(IGI)算法的精度会随着网络负载突发性的下降而下降,就此研究了队列长度及负载突变对包间隔的影响,明确了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种以递推方式计算负载流量的方法,完成了对原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及其稳定性. 此外,在测量可用带宽的同时,进行包间隔的直方图分析,由稳定的众数完成了对瓶颈带宽的估计,从而回避了对该特征的单独测量,减小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
应用子结构法建立了一种UPS型6自由度并联机床及其部件的有限元实体模型,并通过模态实验和有限元模态分析对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了验证.应用有限元法对机床模型进行了谐响应分析,获得了机床各节点沿机床虚拟x、y、z轴向的位移谐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对该并联机床谐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机床谐响应的特点和响应幅度的数量级,为该类机床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保证软件项目进度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提高项目成功率,研究了一种定量的、系统的软件项目进度验证方法. 该方法结合大量的实际项目数据,通过建模,构筑了一种进度验证指南;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回归效果不显著,说明该指南只能用来进行进度验证,而不能进行进度安排;通过实际案例,对进度验证指南的使用进行探讨. 另外,除了对单个项目的估计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外,还以组织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基础,通过构建模型对组织整体进度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实际应用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进度估计结果和方法的有效性,并实现持续改进.
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在满足系统信息传输速率和误比特率限制的条件下,利用不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使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发送功率最小化. 首先利用函数部分单调性将非凸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然后得到最优化问题在非负实数域内的闭合最优解,并将其调整成离散比特数,从而获得最终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与最优的鲁棒贪婪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相同的分配结果和功率效率,而计算复杂度大幅度降低.
针对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分发的时间同步协议. 该协议中已同步节点根据自身的当前状态,以动态变化的概率发送同步信息对其他节点进行同步,在保证网络同步信息充足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同步信息的冗余度. 该协议不需要建立网络的层次拓扑结构,节点之间只需要进行一次通信即可实现同步,能够满足移动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需求.
利用由多个关键报告生成的插值多项式预测方程来预测未来几个周期的业务量,通过1个消息(grant)对多个周期的授权,节省了带宽和减少了数据包的时延. 建立了知识支撑系统(KSS)系统,通过偏导(DC)寻优法来优化关键周期和预测周期的个数,通过神经网络来优化非线形预测方程的调节因子. 仿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它的效果.
针对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达不到满速率的情况,基于Tarokh的空时编码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满速率准正交空时编码(Q-O-STBC)矩阵,再经过适当的调制星座旋转得到满分集Alamouti空时星座旋转(A-STCR)分组码.介绍了A-STCR编码的编码结构与译码方法,证明了该编码的有效性.对A-STCR编码的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并与其他空时分组码作了比较,证实了A-STCR分组码的性能优越型.
为了科学测算无线网络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首先给出了无线网网元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基于模块成本测算方法和全成本的概念,明确了无线网元全成本的组成结构. 首次提出了网元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最后给出了某地区无线网络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模型. 利用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无线基站主要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基于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了许多具有较高实践意义的结论.
提出一种基于通用参数滤波器组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子带实现方法. 宽带接收信号经分析滤波器组分成若干子带信号,每个子带信号经各自的子带阵列处理器处理后由综合滤波器恢复成宽带信号. 因子带信号工作在更低的采样速率下,且每个子带信号处理器并行工作,有效降低了算法计算量,提高了阵列处理器效率. 结果表明,与传统宽带处理方法相比,此子带方法除了输出信号均方误差略有增加外,对提高权值收敛速度,增强对干扰抑制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与使用同样通道数目的正交镜像滤波器组的子带方法相比,此方法在提高干扰抑制能力和减小均方误差方面有进一步提高.
针对现有口令管理方案抗攻击能力和易用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口令管理方案. 该方案借助可信平台模块的密钥管理、安全存储和授权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口令管理中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增强了口令计算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提高了口令的强度和易用性,并且能够抵抗网络钓鱼攻击.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帧同步算法,在OFDM帧同步符号时域中使用2个完全相同的序列,考虑到多径信道的分集,提出新的目标函数,使得算法不受频率选择性信道和载波频率偏移的影响.给出了存在帧同步信号和不存在帧同步信号时判决统计量分布的解析形式,理论上得到检测器的漏警概率和虚警概率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接收端信噪比为20dB时,给定漏警概率为10-10,本文算法对应的虚警概率趋于零.
在干扰温度模型下,将分布式感知无线电网络与授权系统的频谱共享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非线性功率优化问题. 为了提高多个测量点场景下感知无线电网络的吞吐量,提出了一种全局最优的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 该算法利用原始-对偶方法求解,通过有限的信息交换,实现了吞吐量最优的功率分配.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收敛结果满足干扰温度约束,系统吞吐量明显提升.
为了在多跳Ad hoc网络中提供实时业务和尽力而为业务的区分服务,提出了一种支持区分服务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机制――支持区分服务的标签交换分布式协调功能(DL-DCF). 在MAC层通过标签获取转发信息并携带在请求-应答帧(RACK)中发送,触发下游节点的清除发送帧(CTS)握手,使得数据包多跳连续转发;连续转发概率根据业务类型和节点数据包队列占用率确定,实现了区分服务,避免了节点队列溢出. 仿真结果表明, 与802.11 DCF相比,在重负载条件下DL-DCF能够显著降低端到端时延和归一化控制负载,提高网络吞吐量,实现区分服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Low 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编码协作(Coded Cooperation)方案. 理论分析了该方案所具有的分集增益以及误码性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典型信道情况下该方案的性能.
针对下行多用户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多业务类型的资源分配和调
度算法. 综合考虑了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根据用户的信道条件、吞吐量和队列状
态确定调度优先级;结合用户信道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用户选择、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 通过
充分利用空、时、频多用户分集增益,在保证实时业务最小时延要求和非实时业务最小速率
要求的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 仿真结果说明,所提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丢包率及最
小速率满足率方面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