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认知超宽带(UWB)与窄带系统共存的问题,采用双极性高斯脉冲组合信号作为UWB脉冲基函数,使用厄米特矩阵特征向量分解方法实现了认知UWB自适应脉冲设计,从而达到抑制窄带干扰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分布符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关于室内和室外UWB应用的频谱规范,可以实现任意频段陷波,具有灵活的认知避免能力. 对UWB跳时脉冲位置调制和跳时脉冲幅度调制系统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脉冲序列比传统的Scholtz脉冲具有更强的窄带干扰抑制能力和抗多用户干扰能力.
针对带宽和时延约束的低能耗片上网络(NoC)映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混沌遗传退火映射算法. 该算法利用Boltzmann更新机制选择遗传个体,引入自适应混沌方法优化适应度较差个体,采用多邻域的退火策略优化较优个体.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早熟收敛,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与标准遗传算法和混沌遗传算法相比,平均节能分别为45%和226%,有效地降低了NoC系统通信能耗.
当广义相关系数在0~05时,证明了基于零级运算模型的逻辑系统PC(T)是健全逻辑系统;当广义相关系数在05~075时,构建了基于零级运算模型的健全逻辑系统PC(T);当广义相关系数在075~1时,进一步证明了基于泛逻辑零级运算模型的逻辑系统PC(T),当命题P等于0和1时是一个健全逻辑系统;当命题P不等于0和1时,构建了基于泛逻辑零级运算模型的健全逻辑系统PC(T).
为了进一步提高交互结构最优化算法的分类效果,提出了辅助问题选择的相关性原则. 以汉语语块分析和汉语语义角色标注任务为例,构造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辅助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所构造的辅助问题能够帮助目标问题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针对输入受限影响下的空间机械臂的输出反馈全局渐进稳定控制问题,采用一类正切双曲线作为饱和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输出反馈抗饱和非线性比〖JP9〗例-〖JP〗积〖JP9〗分-〖JP〗微分(PID)控制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饱和非线性影响下的空间机械臂闭环全局渐进稳定控制. 基于Lyapunov和LaSalle的不变集理论验证了闭环系统在平衡位置上的全局渐进稳定性,并确定保证全局渐进稳定的输入条件. 通过两自由度平面机械臂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在对现有并行分组交换(PPS)分析的基础上,将标识的概念引入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识支持区分服务质量(QoS)的PPS调度机制. 该机制以业务类为单位管理网络数据流,采用按序排队的思想解决保序问题,在汇聚模块设置少量缓存,采用双指针轮询算法实现区分QoS保障,保证了交换对高层不同业务类的有效支持.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满负载情况下可获得高达99%以上的吞吐率,在过载情况下根据预定带宽分配输出链路带宽,确保分组具有时延的上界,能够比较均衡地将负载分配到各中间交换平面.
传统无线令牌环协议具有一定的错误检测机制,但没有对其服务质量(QoS)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Ripple和改进型无线令牌协议等空间复用令牌协议令牌传递不同步,没有任何错误检测机制. 基于此,提出一种令牌自产生的概念,通过将其与固定令牌持有时间机制相结合,采用计时器队列实现空间复用令牌协议多令牌同步并行传递,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邻居监听的错误检测机制,并对算法的QoS指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可及时检测网络错误并进行有效处理,正确检测概率较高,适合在无线空间复用令牌网络中使用.
相对于点对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分布式MIMO系统的天线数量显著增大,采用现有的性能较优的天线选择算法,复杂度的增加会大大制约系统的可实现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分布式架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端口选择的改进型逐减天线选择算法. 该算法通过设定上限的动态端口选择有效缩小待选天线范围,进而采用逐减方法,以优化参数迭代更新的方式达到进一步降低复杂度的目的. 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其容量性能仍可逼近穷举算法.
针对传统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不能很好适用于指挥信息系统(CIS)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CIS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 综合考虑了作战任务需求和网络拓扑结构对节点重要度的影响,使用依赖度和影响度指标共同计算节点重要度. 针对不同作战任务进行仿真实验,并研究了打击过程中节点重要度变化趋势.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针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下行遥测(TM)传输帧识别技术的应用,利用校验多项式对(2,1,6)卷积码进行了识别,提出了基于编码模式串匹配的方法对卷积码进行节点同步;利用链路层帧长特征对ReedSolomon(255,223)编码的交织深度进行初始判别,并采用伽罗华域傅里叶变换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 对识别算法进行了仿真,讨论了不同误码率情况下的识别结果.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对TM传输帧进行有效识别.
关于差集或差集偶的乘子定理和乘子猜想,可以通过轨道的方法判定差集或差集偶的不存在性. 通过对素数p在v阶Abel群G上所生成的轨道规律的研究,提出了阶数v是单个素数和2个素数乘积形式的轨道长度和轨道数的规律,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利用这种规律可快速判断出特定参数的差集或差集偶的不存在性.
在宽带通信环境中提出一种多中继协同的差分传输方法. 该方法采用差分酉调制、放大转发(AF)及最大比合并技术,以可解耦的方式在空间域和频率域上获得了完全的协同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 相对于差分协同空频分组编码,降低了编解码复杂度,便于调整系统获得的分集增益,而且在中继个数和分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还能获得更高的协同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 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为了逼近多址接入信道的容量限,对功率与低密度校验阵(LDPC)码的度分布进行了优化. 基于互信息最大化准则设计了功率分配算法,并得出分配方案,利用高斯近似来近似取得因子图上消息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功率分配条件下优化的LDPC码的度分布. 采用迭代的检测与译码算法进行多址干扰的消除. 仿真结果表明,经功率和LDPC 码优化后的误码性能在误码率为10-5时比等功率只优化LDPC 码度分布时的性能提升了16dB.
为了研究总发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视频积累网络雷达4种工作模式对球形目标的检测性能,对其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积累的脉冲数一定时,重定相组网(RPNR)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的检测性能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增加,移动窗(MW)和组网(NR)模式则相反. 对于有限的节点数,RPNR模式检测性能最好,MIMO模式次之,低信噪比(SNR)时MW模式最差,高SNR时则是NR模式最差.
提出了一个电信网络备品备件效益最大化优化的采购周期算法,并给出能保证可靠性的备品备件订购点和采购量算法及库存控制法的评估模型,评估结果验证了库存控制法比“3A”控制法的性能更好.
针对旋转设备原始故障特征空间中存在的冗余特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和遗传算法的故障特征优化方法. 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构造了相对完备的设备声学故障特征空间;依据特征可分离性评价准则和SVDD识别率从原始故障样本数据集中提取出先验知识,指导种群的初始化;以类〖JP9〗内-〖JP〗类间距离判据和故障分类器的识别率评价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改进的遗传算法搜索最优故障特征子集.基于转子振动台所模拟的不平衡故障实验样本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能效功率控制博弈框架的新观点. 在假设存在更智慧用户的前提下,引入了斯塔克尔伯格均衡(SE)表示博弈结果,证明了SE比纳什均衡(NE)效率更高,并且不需要增加网络的协助. 所提观点和方案可视为认知用户根据认知信息改善系统总体性能的实例. 仿真结果表明,SE比NE具有更高的效率. 与NE相比,在SE时所有用户的效用有了显著增加,发射功率也有了明显下降.
针对开放环境中web服务的动态性和随机性问题,提出支持区间型服务质量(QoS)的web服务选择算法. 算法中QoS的不确定性用带概率分布的区间数来描述,通过QoS的抽样数据,可计算出区间上的概率密度. 比较各web服务在QoS置信区间上的概率密度,有助于准确描述QoS受环境影响的程度. 结合这种比较方式以及组合服务的区间型QoS模型,设计出一种有区间型QoS保障的组合服务算法. 仿真实验表明,区间型QoS服务选择有利于减少动态环境对选择排序的影响,提高服务选择的准确性.
null
null
为了解决因传输控制协议(TCP)链接重置而产生的冗余数据,提出在端到端数据传输路径的最后一跳监控TCP重置消息,在继续转发这个消息前丢弃该TCP链接的缓存数据,从而减少冗余数据的转发. 为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基于NS2构建了一个长期演进网络模型,并进行了广泛的实验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减少系统丢包率,提高网络吞吐率并降低分组的平均时延和平均抖动,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利用Rake接收机多径分量相位估计方法和非相干解调损失因子基带消除技术,提出了Rake接收机多径非相干解调基带实现方案. 提出了相位估计方法,不仅可以在基带上消除非相干解调损失因子的影响,而且也可以用于在射频上实现真正的相干解调.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Rake接收机基带实现方案可行.
IEEE 80211标准的分布式协调功能(DCF)模式下,节点通过竞争获得无线媒介的访问权,导致媒介服务时间远大于数据帧传输时间. 通过深入分析数据帧传输、数据帧碰撞以及媒介空闲3种媒介状态的转换情况,采用近似二项分布建立媒介状态描述模型,获得了媒介服务时间估计值. 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地衡量给定网络状态下的媒介服务时间.
在多变量公钥隐藏域方程(HFEv)和内部扰动HFE(IPHFE)密码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变量数字签名方案,新方案同时采用了HFEv中外部扰动和IPHFE中内部扰动,使得原来对HFEv或者IPHFE的已知攻击不能直接作用于新方案,从而在没有过多增加计算量的条件下增强了新签名方案的安全性. 通过使用减方法或2个扰动源乘法产生的相互作用使得2种扰动在任何攻击下难以分离,新方案的安全性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
为了能够快速掌握指纹特征并及时准确检测新型僵尸网络,对指纹特征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 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依据僵尸网络指纹特征分布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该指纹特征自动提取的算法及系统设计框架,使其能够自适应地对不同功能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指纹特征提取. 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获取的有效指纹特征数要远远优于改进前算法提取的有效特征数,从而能够更好地检测僵尸网络的众多变种.
为减轻对等网络(P2P)应用造成的IPv4网络带宽紧张问题,提出了一种IPv4/IPv6混合网中基于层次化分布式散列表(DHT)的P2P资源共享机制. 该机制使得IPv6和IPv4节点可查询和获得彼此DHT覆盖网中的P2P资源,实现P2P应用在IPv4/IPv6之间的互操作. 仿真结果表明,该P2P资源共享机制能够适应IPv4/IPv6混合网的特性,并具备很好的扩展性和负载均衡特性.
针对安全多方计算中参与者无法执行协议的缺陷,提出了扩展代理多方计算模型. 相对于已有的几种相关模型,该模型具有安全性更强的特点. 从函数性、协议及协议安全性等方面形式化描述模型,并设计了该模型下的安全求并集协议,讨论和分析了该协议的效率、安全性与正确性.
null
为了解决基于小波的正交频分复用(WOFDM)系统中较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线性规划的PAPR优化方案. 在小波滤波器组级数固定的条件下,设计线性规划优化模型,选择最优小波包基,利用最优小波包基调制信号使系统获得最优PAPR. 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确保系统误码率的同时,可以明显抑制系统的PA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