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汤永利, 赵明洁, 李丽香. 压缩感知安全理论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 43(3): 125-130. |
[2] |
李方伟, 吴玥. 多用户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基于最大加权和速率的优化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 43(3): 138-144. |
[3] |
张亚坤, 张娅妹, 周林, 贺玉成. 高斯白噪声信道下SC-LDPC码的结构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 43(1): 35-39. |
[4] |
杨洋, 刘元安, 吴帆. 一种非对称馈电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分集天线[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9, 42(3): 51-57. |
[5] |
马英杰, 赵耿, 范晓红, 张昕然, 高原. 面向5G F-OFDM的量子混沌扩展序列算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9, 42(2): 90-94. |
[6] |
韩宇南, 袁思雨, 孙晓昱, 文正琳, 周俊. 基于寄生耦合单元的多频段微带天线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 41(4): 23-28. |
[7] |
谭俊, 陈伟, 刘建国, 张一鸣, 祝宁华. 透明光网络耦合干扰系统实验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 41(3): 20-26. |
[8] |
马健, 刘峰, 樊建平. 面向对象软件耦合度量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 41(1): 109-114. |
[9] |
喇东升, 郭经纬, 刘妍, 贾守卿, 马雪莲. 基于平行耦合线和开路枝节的小型带通滤波器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2): 93-96. |
[10] |
马英杰, 李亚, 谢绒娜. 立体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及其电路实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2): 84-87. |
[11] |
刘正宣, 康桂霞, 张宁波, 刘奎, 司中威. 基于功率分配的空间耦合数据传输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1): 46-52. |
[12] |
王亚飞, 李学华. 利用反相器组合抑制多条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2): 122-126. |
[13] |
马英杰, 李彦兵, 杨亚涛. 变形蔡氏混沌系统及其电路实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1): 36-39. |
[14] |
李 进, 金龙旭, 韩双丽, 郝贤鹏, 武奕楠. 空间TDICCD相机图像压缩的提升小波变换实现技术[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36(2): 33-37. |
[15] |
杨华 蒋国平. 基于Walsh码的正交差分混沌键控通信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6):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