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莹, 李洪林, 费子轩, 赵竑宇, 王虹. 5G多接入网络TCP研究与展望[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9, 42(1): 1-15. |
[2] |
朱银涛, 彭珍, 杨芳, 李凯, 运凯. 广域后备保护中主路径自动切换技术[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s1): 53-57. |
[3] |
金小敏, 刘元安, 范文浩, 吴帆, 张洪光. 面向多路径并行数据传输的动态路径选择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5): 99-103. |
[4] |
求钦龙,吕红兵,吴春明,杨强,平玲娣. 长期演进网络中的TCP链接快速重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 34(4): 93-96. |
[5] |
黄诚 易本顺. 喷泉码的Logistic映射实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103-107. |
[6] |
何晓明 唐宏 叶梧. MPLS流量工程中的最小化抢占路径选择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19-23. |
[7] |
曾志民 刘琦 冯春燕 郭彩丽. 认知无线电网络自适应带宽分配机制及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39-42. |
[8] |
张明武 杨波 祝胜林. 可信模块隐私保护的自证明签密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60-64. |
[9] |
刘元安1 ,叶靓2, 邵谦明2,唐碧华1.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CP/IP网络的融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6, 29(6): 1-4. |
[10] |
焦硕,吴海珊,徐坤,林金桐. TCP在OBS网络环境中性能的建模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6): 39-43. |
[11] |
王晓利,纪红,乐光新,周鸿霞. 无线环境下保证QoS的传输层拥塞控制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6): 26-29. |
[12] |
宋丽华,陈鸣,张睿. 一种基于测量的TCP Fast改进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4): 27-31. |
[13] |
刘 芳 孔 健 王文博 刘元安. 通过链路层ARQ提高无线环境中的TCP吞吐量[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1): 10-14. |
[14] |
范 锐, 程时端. 一种提高Freeze-TCP性能的增强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6): 69-73. |
[15] |
张轶博, 雷振明. 一种被动式RTT测量算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5): 8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