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卫. 基于密度聚类的容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0, 43(5): 0-0. |
[2] |
白媛, 安杰, 张会兵. 预测辅助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s1): 29-33. |
[3] |
王贺哲, 王慧强, 朱金美, 冯光升, 吕宏武. OCIGM:面向DTN路由的优化控制信息生成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1): 79-83. |
[4] |
朱立才, 王汝传, 杨浩, 沙超. 一种能量有效的RPL多路径数据分发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6): 82-87. |
[5] |
李旭, 鲍京京, 刘颖. 编队通信安全中的黑洞问题[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1): 12-17. |
[6] |
王慧强, 朱金美, 冯光升, 吕宏武. SaW-Utility:基于节点效用的DTN喷雾等待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4): 128-132. |
[7] |
刘颖, 于莉, 李旭, 娜仁高娃, 田洪娟. 针对单向链路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3): 121-125. |
[8] |
孙圣力, 郑志高, 王平, 刘京. RTDP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1-7. |
[9] |
黄海平, 吴万烽, 王汝传, 李玲娟. 可再生Hash链对SEAD协议的安全性改进[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36(4): 99-103. |
[10] |
翟临博 刘元安. 自组网中树型拓扑的认知无线电路由协议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1): 85-89. |
[11] |
余旺科 马文平 严亚俊 杨元原. 利用信任模型构建安全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3): 48-51. |
[12] |
印敏1,唐尧2. 适合多源组播的改进型ODMRP[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5): 75-79. |
[13] |
陈磊,赵保华. 低能耗自适应分簇的面向数据融合的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5): 71-74. |
[14] |
覃团发 廖素芸 罗会平 梁智怡. 支持网络编码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14-18. |
[15] |
宋文, 黄强, 方旭明, 赵越. 基于跨层设计的业务流量感知和能效WMN路由[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 31(2): 99-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