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前斌, 黄晨, 唐伦. 异构网络负载感知的动态增强型干扰协调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3): 39-42,49. |
[2] |
柳兴, 袁超伟, 杨震, 胡仲伟. 移动云计算中基于移动代理的用户切换与接入控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2): 88-92. |
[3] |
董元元,邓浩江,倪宏,刘磊. 多业务网络中支持QoS保证的最优定价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 34(1): 116-120. |
[4] |
龚萍;王东昊;牛凯;吴伟陵. OFDMA中继蜂窝系统的接入控制策略[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5): 132-136. |
[5] |
韦 蓉1,2, 王朝翔1, 宇天航3,武穆清1. 支持区分服务的多跳Ad Hoc网络MAC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 31(5): 117-120. |
[6] |
司鹏搏,纪 红,乐光新. 基于竞争限制的IEEE 802.11最优省电模式[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 31(2): 113-117. |
[7] |
张大龙, 于宏毅, 李青, 胡捍英. THBP:支持可靠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网络同步MAC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 31(1): 107-111. |
[8] |
张学聃1, 洪 珺1, 张 林1, 李安国1,2,山秀明1. 并行图染色的无线网状网络媒体接入控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0(6): 36-39. |
[9] |
王朝翔1,2,苗建松2,丁 炜2. 模糊逻辑控制的MAC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0(6): 131-134. |
[10] |
刘 冰, 张 琳, 张惠民. 自适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0(5): 108-111. |
[11] |
徐 兴, 叶 梧, 冯穗力. 基于多优先级时延预留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0(1): 75-79. |
[12] |
皇甫伟1,2 雷文1 盛凌志1,2 周新运1,2. 无线局域网络的性能模型和仿真[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6, 29(s1): 1-5. |
[13] |
彭木根,王文博. TD-SCDMA系统上行链路接入控制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6, 29(1): 64-68. |
[14] |
胡建村,刘亦彤,杨大成. 反向链路分组数据业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的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5): 89-93. |
[15] |
吴克军,苏兆龙,于全. Ad Hoc网络媒体接入控制中一种新的退避算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5): 3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