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项英倬, 魏强, 游凌. 基于通联行为的信息传播模式挖掘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9, 42(3): 83-90. |
[2] |
唐宏伟, 冯圣中, 赵晓芳. TOChain:一种高性能虚拟网络安全服务功能链[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 41(1): 70-80. |
[3] |
李民政, 蓝剑平. 时空域信息融合的智能家居入侵检测算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3): 76-84. |
[4] |
姚赟政, 杨安, 石志强, 孙利民. 工控设备状态检测中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s1): 14-18. |
[5] |
李旭, 鲍京京, 刘颖. 编队通信安全中的黑洞问题[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1): 12-17. |
[6] |
白媛, 王倩, 贾其兰, 张会兵. 一种高效安全的EPS AKA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s1): 10-14. |
[7] |
刘胜利, 彭飞, 武东英, 邹睿, 肖达. CHoney:一个面向Cisco路由器攻击捕获的新型蜜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5): 47-53. |
[8] |
高志鹏, 牛琨, 刘杰. 面向大数据的分析技术[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3): 1-12. |
[9] |
刘敬, 谷利泽, 钮心忻, 杨义先, 李忠献.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网络安全事件分析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2): 50-54. |
[10] |
付钰, 陈永强, 吴晓平, 宋衍. 基于随机博弈模型的网络攻防策略选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35-39. |
[11] |
张玲, 白中英, 谢康. 动态疫苗接种的入侵检测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77-82. |
[12] |
陈永强, 吴晓平, 付钰, 宋衍. 基于随机博弈与网络熵的网络安全性评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92-96. |
[13] |
王晓军. 利用项目属性和偏好改进协同过滤推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6): 68-71,76. |
[14] |
杨月华, 杜军平, 平源. 特定领域概念间关系自动抽取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36(5): 81-85. |
[15] |
付宇, 于艳华, 宋美娜, 战晓苏. 时序关系下的闭合序列模式挖掘算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3, 36(4): 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