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亚建 刘 健. (n,n-1,m)卷积码的盲识别[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3): 135-138. |
[2] |
许兆;王珂;李卓. 基于并行预测控制的Turbo码译码结构[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6): 114-119. |
[3] |
鲁艳萍, 吴伟陵. 一种新的使用Turbo码的HARQ机制一种新的使用Turbo码的HARQ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1): 66-69. |
[4] |
罗 涛, 刘丹谱, 乐光新. Rician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5): 94-98. |
[5] |
吴湛击, 孟德香, 吴伟陵. 新的信噪比估值方法及其在Turbo译码中的应用[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4): 102-106. |
[6] |
罗 涛, 郝建军, 李剑峰, 乐光新. 信道估计有偏差时空时分组码的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3): 18-22. |
[7] |
罗 涛, 滕 勇, 佟学俭, 乐光新. OFDM系统中空时分组编码技术[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1): 45-49. |
[8] |
高 路, 李文宇, 吴湛击, 吴伟陵. 并行级联空时格码与Hybrid ARQ联合纠错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2, 25(4): 74-78. |
[9] |
罗涛,李祥明,乐光新. 莱斯衰落下的正交空时分组码[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2, 25(2): 42-46. |
[10] |
杨鸿文, 郭文彬, 庞沁华, 杨大成. 信道中的功率波动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 24(2): 9-14. |
[11] |
林家儒, 吴伟陵, 冯志勇. Turbo码译码算法在多径Nakagami信道中的修正[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 24(2): 84-86. |
[12] |
罗涛, 李祥明, 乐光新. 空时分组编码信道与多天线系统信道容量比较[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 24(2): 76-79. |
[13] |
林家儒, 吴伟陵, 冯志勇. Turbo码译码算法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修正[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 24(1): 6-11. |
[14] |
姜军, 王丽芳, 张平, 胡健栋. Turbo码译码器的定点DSP实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1, 24(1): 12-16. |
[15] |
刘丹谱,乐光新. 星座成形在多载波调制信道上的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8, 21(1): 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