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新的偏转路由方案,以解决现有偏转路由方案不能处理节点故障以及存在路由环路的问题。在分析网络故障对最短路径树结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型计算备份最短路径树的算法以及相应的重路由策略,实现对链路和节点故障的快速处理,同时保证备份路由不存在路由环路。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提供的预备路由接近重新计算得到的最佳路由,因此具有较好的性能。
针对一类以最小化加权拖期时间为调度目标的Job Shop调度问题(JSSP),提出一种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首先,在遗传算法迭代求解过程中,为降低调度问题的求解规模,基于所定义的调度特征量——资源冲突可能性,将所有操作动态划分为资源冲突可能性较高的操作和资源冲突可能性较低的操作,分别直接和间接参与染色体编码。然后,基于上述划分,遗传算法中的染色体由直接参与编码的操作序列构成的基因串、表示启发式规则的基因串(用于确定间接参与染色体编码的操作的加工优先顺序)和标志串3段基因串组成。另外,构造了一个模糊逻辑控制器用于自适应调节第一段基因串的长度,以提高算法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求解一类较大规模的JSSP时所提算法是有效的。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循环前缀(CP)不足情况下的新型信号检测方法。时变信道以及信道冲激响应超过CP会带来子信道间干扰(ICI)和残留码间干扰(ISI),产生误码率平台。本文方法结合ICI消除,利用判决数据,通过快速傅立叶(FFT)变换和反快速傅立叶(IFFT)变换,估出残留ISI,恢复信号循环性。该方法适用于非采样间隔信道且计算量较低。在静态及缓时变信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使CP不足的OFDM系统性能得到改善。
在协作分集传输系统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反馈式选择解码转发方法 (FSDF),综合考虑源端-中继端与源端-目的端的信道传输特性,且由目的端给出反馈信号决定是否采用协作模式;同时得到高信噪比(SNR)下的中断概率表达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得到满分集,在可靠性及有效性上均优于解码转发(DF)与选择解码转发(SDF)。
在分布式多天线系统架构下提出一种估计到达时间差(TDOA)的新方法。利用分布式多天线系统的特性,通过构造具有良好自相关性的正交训练序列,将传统的TDOA测量问题转化为多径信号中首先到达径(FAP)的时延估计。数值仿真表明,与传统基于定时同步的TDOA估计方法相比,此方法能在无线多径传播环境中将非视距(NLOS)误差降低65%左右,从而显著提高TDOA的估计精度。
设计了IPv6时间戳扩展报文,用于记录报文通过路由器的时间。利用这类报文提出一种IPv6网络测量模型用以获得链路利用率。探测源端主动向网络发送带有时间戳扩展报文的探针,路由器逐跳记录报文通过的当前时间,通过改进型链路利用率统计算法处理,获得链路利用率。同时利用IPv6报文头部的业务流字段,设置专门用于测量的测试级以减少其对网络中已有业务的影响。仿真证明报文设计合理,IPv6链路利用率测量方法可行。
以移动目标的协同检测概率为网络覆盖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目标协同检测的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二维平面上随机撒播节点归一化密度和检测概率三角形分析模型(TAM),采用归一化和二项式随机分布分析方法,得到了协同节点数为3、目标归一化路径长度小于1时最坏情况的节点归一化临界密度(NNCDT)上限;并分析了节点归一化密度对网络协同检测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目标移动速度和传感器的检测时间和判决门限对NNCDT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AM的NNCDT可以较为准确地被协同检测概率和归一化路径长度所确定,可为节点实际部署提供参考。
介绍了一种具有线线角度和点点距离约束的新型并联机构——角度约束并联机构(2CCC-4SPS),对自由度和运动学正解进行了研究;通过Sylvester结式及Groebner基的原理导出了位置正解输入输出方程,得出32组位置正解,并使用数值算例验证了其全部解。
将无线网状网络的传输调度建模为冲突图染色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并行图染色的分布式时分多址媒体接入控制(MAC)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无线路由器和无线骨干网的自身优势,只需要依靠网络的局部拓扑和负载信息,对无线接入网的传输调度实现全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十分接近最优调度,并且通信开销成本非常低。
针对以往研究将搭配视为词项的简单并置,而没有考虑词项间的倾向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相对条件熵的搭配倾向统计模型,衡量中心词对上下文同现词的依赖程度。此外,加入语言学启发式规则,利用词性过滤器和滑动窗口的方法识别搭配边界,最终形成了在开放语料库环境下的搭配抽取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解释性,有效地揭示了搭配构成的内在机理。经过证明,搭配倾向强度可以解释为由方向修正的互信息。
分析了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v3)协议的洪泛特点及其链路状态通告(LSAs)洪泛多度量的不足,研究了规则的3,4,6邻点网络,并推导出 邻点网络洪泛多度量的平均洪泛效率和平均洪泛分组数性能。任意节点分布的IPv6网络洪泛多度量的仿真结果表明,网络规模、节点邻接关系和度量数的增多都可能引起洪泛效率的下降和网络负载的加重,这对于选择路由度量,构建未来支持服务质量(QoS)路由的IPv6网络有一定参考价值。
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误码掩盖算法,能更准确地恢复误码块丢失的运动矢量。为降低扩散错误的影响,在解码端利用错误跟踪理论估计每个像素的均方误差(MSE),并将MSE引入边界匹配准则,从而在估计运动矢量时充分考虑了边界像素的连续性和内部像素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宏块丢失率下均优于传统的时域误码掩盖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针对全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系统的实时业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流量预测的自适应带宽申请机制。该算法依据系统的历史流量数据将指数平均预测和平均累计误差结合起来,对下一时刻到达W系统的数据流量进行估计,在数据流到达之前预先申请额外的带宽资源用于服务该数据流,从而减少实时业务流的时延滞后,并减轻数据流对缓冲的压力。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带宽请求机制能显著改善实时业务的时延特性和减小缓冲需求。
研究了高符号速率传输造成的符号干扰在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算法的性能,与相同频谱效率下的正交幅度调制(QAM)无符号干扰系统性能比较的结果是高符号速率的符号干扰传输方案随着频谱效率的提高显示出性能优势。提出了信道编码的符号间干扰传输的最佳检测译码算法,即在接收信号检测和信道译码之间采用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下的软入软出迭代检测译码。仿真结果表明,最佳检测译码充分利用了符号干扰信道自然形成的编码约束关系,获得了最大编码增益。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PAL)制模拟同频干扰消除算法。利用了PAL信号的行间相关性,在频域完成干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存在模拟PAL同频干扰时OFDM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误比特率。
针对目前匹配速率过慢的问题,在有限自动机的多模式匹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Boyer-Moore(BM)算法和改进的quick search(QS)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个快速的多模式字符串匹配算法。一般情况下该算法能充分利用匹配过程中本次匹配不成功的信息和已经匹配成功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跳过待查文本串中的字符,所以不需要匹配目标文本串的每个字符就能一次性实现对文本的快速搜索。实验证明,在模式串较长和较短的情况下,算法都有很好的匹配性能,能有效改善关键字检测过滤系统的性能。
针对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中,无物理可见卫星、切换不及时和应答丢失造成正在通信的移动终端被迫掉线,掉线后的挂机申请如不能及时送至网络管理中心,则无法正常释放信道资源,导致系统阻塞率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广播挂机申请及利用位置寻呼信息路由挂机申请的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的阻塞概率,通过仿真可以验证,两种方案产生的信令开销远小于系统总的呼叫信令开销,处理时延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针对非高斯、非线性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下的符号同步定时校正,常规的卡尔曼滤波算法不能直接解决非线性非高斯的问题,因而提出一种序列蒙特卡罗(SMC)算法。首先将符号定时偏差以及系统的观测方程建模为动态的系统传递模型;然后用加权的离散随机样本点近似所关注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在频率选择性多径信道估计和跟踪OFDM系统符号定时变化。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SMC算法在相同信噪比(SNR)下的误比特率(BER)及定时均方误差(MSE)均好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为了对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企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类型进行评价分析,并用Tobit回归考查环境变量对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给出各企业的经营效率、影响因子及各要素的投入产出调整建议,以使生产效率达到最优。以效率为评价的方法避免了以往的以“量”为评价重心的一些弊端,具有较好的效果。
针对现有移动网络性能综合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维度变换基础上的采用支持向量机的综合评价策略。首先对语义上相关的n个指标进行维度变换使之成为独立的n维,然后对变换后的数据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回归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既可克服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收敛于局部极小问题,也可避免主成分分析法引起的信息丢失问题。实验表明,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比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过程更可控,预测误差更小,且样本评价值间的差异保持得更好。
针对安全套阶层/传输层安全(SSL/TLS)协议在速度方面的性能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型的SSL/TLS系统。在经典的安全套阶层连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安全套阶层代理服务器和基于辅助客户road safety authority (RSA)算法的改进的SSL/TLS握手协议,就算法和整体系统模型这两方面进行了具体改进。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的安全套阶层连接方法,本模型在保证安全套阶层连接安全性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处理速度上有较大提升外;另一方面随着RSA密钥长度的增加,系统的性能提升也越明显。
针对当前软件可靠性模型(SRM)领域失效相关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结合维护策略和失效相关性的SRM,该方法根据维护策略的特点和两次运行之间的6种状态转换,采用了包含成功运行、失败运行和版本更新3类点的马尔可夫更新过程,在离散时间上和连续时间上分别建立了SRM。在此基础上,将分层思想引入模型:在每层上对相互依赖的软件运行建模,在层与层之间对维护策略建模。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得到了失效间隔时间分布函数、可靠度等重要的可靠性指标。经过模型比较与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与其他SRM的内在关联,是一个更具柔韧性的SRM框架。
首先针对方向性资源网络中单链路失效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预配置保护(p)圈算法,即单方向p圈,通过为传统p圈加载方向性,分成顺时针p圈和逆时针p圈。然后针对单方向p圈提出了新的评价标准及其应用在方向性资源网络中的方法与步骤。通过仿真比较了单方向p圈与传统无方向p圈在方向性资源网络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方向性资源网络中,单方向p圈比传统无方向p圈更具有优势,其可以充分利用所配置的保护资源,以较少的网络资源,实现较高的业务保护成功率,从而改善方向性资源网络中p-cycle算法的性能。
不透明谓词是实现混淆的关键,利用同余方程构造了一种混淆Java程序的不透明谓词簇, 首次采用密钥和不定方程判断不透明谓词的输出. 该不透明谓词是单向陷门的, 具有弹性高、秘密性好和实现简易的特性;该不透明谓词是动态的,可以抵抗软件的静态和动态的攻击,也具有密码安全性.
为解决压缩图像的快速准确检索,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压缩域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给出了复杂度的定义,然后构造DCT复杂度直方图来描述图像的纹理特征。同时,考虑到各个系数在DCT块中不同的分布而体现的信息不同,根据每个DCT块中能量最大的9个系数的空间分布,为复杂度直方图设置权值,从而避免了由于复杂度相同而系数空间分布不同而造成的误检漏检。该算法不仅体现了DCT系数的统计分布,同时也捕捉了它们的空间分布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索效果,尤其对纹理丰富的图像,检索效果更好。
通过对xMax技术指标的分析,阐述了实现xMax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实现xMax的类正弦波调制技术。该调制技术通过对类正弦波信号的单周期调制实现信号对信息的携带;并且能达到xMax主带宽窄、边带功率谱密度低、发射功率低、传输速率高等性能指标。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该调制技术功率谱主峰值带宽为300 kHz,边带功率谱密度比峰值功率谱低40 dB,使得边带能很好地隐藏在背景噪声中,传输速率达到7.5 Mbit/s。
研究了采用正交频分多址-空分多址(OFDMA-SDMA)混合多址接入系统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了物理层上的约束条件(用户的误比特率性能以及信道的空间正交性)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约束条件(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和用户之间的公平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信道/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首先为每个子载波分配一组用户;然后为每个子载波上的用户组分配传输速率和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实现复杂度低,在保障用户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兼顾了一定的公平性。
提出了一种采用空时分组码(STBC)传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空频均衡接收方案。该方案对MIMO系统发送端天线进行分组,每组用2根发射天线发送一路独立的经过数据块级STBC编码的数据,以获得发射天线分集增益;在接收端采用单载波频域均衡和串行干扰消除(SIC)技术抵抗频率选择性MIMO- CDMA(码分多址)信道下的各种干扰。考虑了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算法复杂度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接收机复杂度增加不大的情况下,系统性能获得了很大提升。
为了对电信服务过程能力进行分析,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出电信服务过程能力指数(CP)的概念。首先利用服务蓝图技术描绘现有电信服务流程,寻找并确定服务流程中的服务接触点;然后对服务接触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服务过程能力评价的客体,并对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设计评价指标,从而得到各个环节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即该环节的服务过程能力。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对各环节的能力数值进行处理,得到电信运营商的电信服务过程能力指数,为及时、准确、动态地衡量和改进电信运营企业服务过程能力提供依据。
为了解决Ad hoc网络缺乏媒体接入控制层(MAC)的协调机制,低优先级数据流对高优先级的数据流存在很大影响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MAC协议。该协议在MAC层通过模糊逻辑协调各个相关的数据流调整其初始退避窗口的大小,从而保证高优先级数据流能在较高背景负荷下维持较高的端到端吞吐量和较低的端到端接入时延。通过仿真证明,在网络背景负荷超过20%后,该协议能更好地保护高优先级数据流的端到端时延和吞吐量。
提出了一种有限长低密度校验码(LDPC码)的打孔方案。该方案以使码的平均girth最大化为准则,确定了打孔位的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选取码位的方法相比得到了性能增益,降低了有限码长的误码地板,解决了LDPC码在实际系统应用中的打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