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宏伟, 冯圣中, 赵晓芳. TOChain:一种高性能虚拟网络安全服务功能链[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8, 41(1): 70-80. |
[2] |
李旭, 鲍京京, 刘颖. 编队通信安全中的黑洞问题[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1): 12-17. |
[3] |
白媛, 王倩, 贾其兰, 张会兵. 一种高效安全的EPS AKA协议[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s1): 10-14. |
[4] |
刘胜利, 彭飞, 武东英, 邹睿, 肖达. CHoney:一个面向Cisco路由器攻击捕获的新型蜜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5): 47-53. |
[5] |
刘敬, 谷利泽, 钮心忻, 杨义先, 李忠献.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网络安全事件分析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2): 50-54. |
[6] |
付钰, 陈永强, 吴晓平, 宋衍. 基于随机博弈模型的网络攻防策略选取[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35-39. |
[7] |
陈永强, 吴晓平, 付钰, 宋衍. 基于随机博弈与网络熵的网络安全性评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s1): 92-96. |
[8] |
钟尚勤 徐国胜 姚文斌 杨义先. 基于主机安全组划分的网络安全性分析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1): 19-23. |
[9] |
龙门,夏靖波,张子阳,郭戎潇. 节点相关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安全评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6): 121-124. |
[10] |
秦华旺 戴跃伟 王执铨. 入侵容忍系统的安全态势评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2): 57-61. |
[11] |
陈天平 乔向东 郑连清. 图论在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分析中的应用[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9, 32(1): 113-117. |
[12] |
辛 阳1, 高雪松2, 高 程1, 杨义先1. 改进安全套接层协议性能的安全系统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0(6): 89-93. |
[13] |
王 平, 方滨兴, 云晓春. 基于分割的蠕虫传播抑制方法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6, 29(5): 24-27. |
[14] |
吕述望,刘恒,沈昌祥. TCP/IP骨干通信网流量规律性及异常检测方法[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5, 28(6): 1-4. |
[15] |
杨 武, 方滨兴, 云晓春, 张宏莉, 胡铭曾. 一种高性能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4, 27(4): 8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