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初广前, 牛凯, 吴伟陵, 杨芳僚. 认知无线电衰落信道的两步协作频谱感知方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6): 92-97. |
[2] |
李美玲, 贺文丽, 董增寿, 路兆铭. 复合衰落信道下基于删余的多天线协作频谱感知[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 40(4): 29-34. |
[3] |
李兴旺, 艾晓宇, 张艳琴, 李立华, 卢光延. K复合衰落信道下3D多用户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6, 39(5): 56-60. |
[4] |
康琳, 张英海, 李金兰, 李秀华, 王卫东. 基于瑞利信道的无线传感网随机k覆盖问题[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5): 62-65. |
[5] |
刘守军, 刘克中, 陈伟. 莱斯衰落信道下的筛选传感器网络决策融合[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5): 81-85,90. |
[6] |
刘海涛, 尹志胜, 张学军. 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脉冲熄灭OFDM接收机差错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4): 29-33. |
[7] |
李恩玉, 董云泉, 宋传旺, 李言胜. 反馈判断的自适应机会转发策略[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3): 61-65,70. |
[8] |
师向群, 褚庆昕. 认知无线电具有时延约束的干扰功率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 38(3): 130-134. |
[9] |
靳晓艳, 周希元, 张琬琳. 多径衰落信道中基于自适应MCMC的调制识别[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 37(1): 31-34. |
[10] |
李艳玲 李兵兵 刘明骞. 瑞利衰落信道中基于分集技术的 MQAM信号的识别[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4): 64-67. |
[11] |
陈前斌 张荣荣 唐伦 龚璞. 联合HARQ和AMC中继系统跨层优化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2): 108-112. |
[12] |
韩东升 杨维 许昌龙. Nakagami-m信道下有限反馈多天线系统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2, 35(2): 10-14. |
[13] |
王雪松,方莉,杨星,李道本.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发射分集设计[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6): 25-28. |
[14] |
李兆训,陈鹤,胡捍英. AP中继的车际通信系统中断概率和差错性能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6): 125-128. |
[15] |
张翔 彭木根 王文博 陈书平. TD-HSPA+ MU-MIMO 调制编码方式选择[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3): 93-96. |